秋季鼻炎高发,别将鼻炎与感冒混为一谈

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,是病毒、细菌、变应原、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。其症状表现为经常鼻塞、流鼻涕,或鼻痒、打喷嚏,或头痛、嗅觉下降等。

对于鼻炎患者来说进入秋天鼻炎就会再次发作,所以秋季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,以免因为鼻炎而影响了生活质量。下面, 阜阳治疗鼻炎的中医专科门诊小编就带大家看一下:

鼻炎常见的种类

1、急性鼻炎

就是平常所说的“伤风感冒”,由病毒感染引起。在发病的最初数小时或1~2天,鼻腔出现干燥、烧灼、痒等不适感,伴随全身不适,怕冷。继而出现鼻堵塞和鼻分泌物增多,早期为清水样涕,后变为黏液脓性鼻涕。

2、慢性单纯性鼻炎

主要症状为鼻堵塞,轻者为间歇性或交替性,重者为持续性,鼻分泌物增多。

3、慢性肥厚性鼻炎

由慢性单纯性鼻炎发展而来,是长期慢性炎症、淤血而使鼻黏膜、鼻甲出现增生所致。此时鼻堵塞严重,嗅觉下降,鼻道有少量黏液脓性分泌物。

4、过敏性鼻炎

也称变应性鼻炎。具有鼻痒、阵发性或连续性喷嚏、鼻塞、流清水样鼻涕四大特征,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眼睛瘙痒及咽痒咳嗽等不适。它的症状与感冒很相似,要注意鉴别。

秋季预防鼻炎的6个妙招

1、远离过敏原

过敏性鼻炎者应查找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。

常见的过敏原有三类,包括吸入性、食入性和接触性。

(1)吸入性过敏原有:室内外尘埃、尘螨、花粉、草木、真菌等。

(2)食入性过敏原有:鱼虾蟹、鸡蛋、牛奶、花生、大豆、部分水果等。

(3)接触性过敏原有:动物皮毛、羽毛、玩具、化妆品、汽油、油漆、酒精等。

秋季最常见的过敏原是花粉、草木等。故在花粉扩散的高峰时段,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,远离过敏原,如需外出可戴口罩避免。

2、留心环境变化

温度的变化也容易诱发鼻炎。俗语说,“春捂秋冻”,故大家应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增减衣物,注意保暖,不要频繁进出冷热悬殊的场所。同时还要注意工作、生活环境的空气清洁,避免接触灰尘及化学气体,特别是有害气体。室内需保持空气的湿度,不要让鼻子太干燥。

3、避免过度疲劳

要避免过度疲劳、睡眠不足、受凉、饮酒等。因为这些因素能使人体抵抗力下降,造成鼻黏膜调节功能变差,病毒、细菌乘虚而入易导致鼻炎的发作。同时应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运动并坚持,比如慢跑、健美操、跳绳等,也可选择太极、瑜伽、八段锦等保健运动。

4、冷水洗鼻好处多多

用冷水洗鼻,可以洗去鼻孔内所存污垢和过敏原,使呼吸通畅,而且能增强鼻孔及整个上呼吸道对外界寒冷空气的适应能力,无形中构筑了一道抵御冷空气侵袭的屏障,有利于预防伤风感冒和鼻炎发作。

5、鼻部按摩

用双食指的外侧上下搓鼻梁两侧,可搓50~100下,搓揉到鼻梁有发热的感觉。

用双食指尖揉动鼻孔两侧的“迎香”穴位,可揉动100下。(“迎香”穴位于鼻翼根部正侧方的小凹陷处)。

鼻部按摩可改善鼻黏膜血液循环,缓解鼻子不适症状。

6、饮食宜清润,尽量避免上火

秋天,天气干燥,人体易阴阳失衡,内火旺盛,易引发一些炎症。上火引起的鼻塞、喉痛、咳嗽都会引起鼻炎的发作。

因此,秋季养生主要是养阴润肺。人们应多补充水分,多吃新鲜蔬果,饮食宜润不宜燥。平日可用菊花、罗汉果、甘草等泡茶,或用花旗参(太子参)、沙参、麦冬、玉竹等煲汤饮用。

7、正确治疗

鼻炎一般很难自愈,需要一定的药物配合治疗,温和不刺激的,可快速有效修复受损鼻腔,去除鼻炎,解决鼻炎引起的鼻塞、鼻痒、流鼻涕、打喷嚏等各种不适。

创建时间:2020-09-21 15:57
首页    健康资讯    鼻咽保健    秋季鼻炎高发,别将鼻炎与感冒混为一谈

最新动态